3月22日,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师生赴雄县开展社会实践暨“首都大学生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行”活动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、参观调研等形式,深度解码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,探寻雄县产业创新与城乡融合的协同发展路径,为深化校地合作注入新动能。
当天上午,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师生一行走进雄县德韵博物馆,在文物与史料中触摸雄县的千年文化脉络,感悟新区建设过程中对历史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,随后深入张岗乡开口二村蘑菇种植仓项目,近距离观摩智能化菇房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场景,见证“党建+科技+农业”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样板。
当天下午,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师生分为两支实践组,分别聚焦“产业创新”和“城乡融合”两大主题开展专题调研,切身感受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这座未来之城的创新魅力和发展潜力。
“产业创新”实践组在县人才发展中心参加座谈,集中观看雄县宣传片,县人才发展中心、商促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就同学们关注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、产业发展情况和央企国企疏解情况等内容进行了宣讲介绍,清华校友代表分享了在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工作成长的经历收获,校地间展开热烈交流。随后,实地参观河北帅康座椅有限公司和河北泰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,调研雄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运营情况;参访高新区管委会与中试基地,深入了解重点产业和产业平台的规划布局;参观芯联新(河北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)科技有限公司,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,直观感受科技创新魅力,切身体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实际转化。
“城乡融合”实践组则来到了雄东片区兴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倾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,并与回迁居民代表畅谈生活新变化。在创工坊内,“上楼安家,下楼就业”的家门口就业模式让师生们感受到新区对民生福祉的务实服务。在雄州镇黄湾村,实践组沉浸式体验红色展览馆、民宿集群与现代农业产业园,从“红色基因+绿色产业”的双重维度,解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雄县样本。在龙湾镇胡各庄村,“无废乡村”建设成果令师生赞叹——垃圾分类、提篮购物、闲置物品交易流通等创新实践,生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基层智慧。
此次活动以“行走的实践课堂”形式,实现了社会实践与“首都大学生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行”有效融合,既展现了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新区拔节生长和雄县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,也为校地协同育人开辟了新路径。下一步,雄县人才发展中心将持续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,深化“首都大学生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行”品牌系列活动,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,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新区建设,让高校智慧与雄县发展同频共振,携手共进,以奋进之笔、创新之墨共同书写“妙不可言、心向往之”的城市新篇章。